欢迎您来到美国展览网~

首页 > 市场资讯

美联储:刺激计划暂不会削弱

作者: mingxia来源: 互联网 时间: 2013-07-02 00:00:00点击次数:

纽约联储银行行长威廉·C·达德利,2012年。

纽约联储银行行长威廉·C·达德利,2012年


“一场小小的误会伤害了经济”

美联储(Federal Reserve)官员周四表示,一场小小的误会伤害了经济。在投资者的推动下,借贷成本大幅提升,官员对这些投资者说,他们以为美联储的刺激计划即将削弱,其实是误解了。


这个消息是在三则分别但内容相似的表态中传达的。利率从5月开始普遍上涨,在上周美联储主席本·S·伯南克(Ben S. Bernanke)发表讲话后上涨步伐开始加速。上述表态反映出了美联储对利率广泛上升的不满。


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(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)行长丹尼斯·P·洛克哈特(Dennis P. Lockhart)在乔治亚州玛丽埃塔表示,“我不想对严肃的事件轻描淡写,但如果打个比方的话,伯南克主席说的是我们会使用尼古丁贴片,而且会灵活运用。可是市场上某些人的反应却仿佛是,他说要强制戒烟,不用任何过渡措施。”


这三则表态中还包括伯南克的一个紧密盟友、纽约联邦储备银行(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)行长威廉·C·达德利(William C. Dudley)的一番话。上述表态似乎已经对市场产生了影响,其他因素还包括乐观的国内经济数据,以及对中国金融状况担忧的缓和。股市小幅上涨,连续第三天收市上扬,同时利率也一改最近的趋势出现下降。


在华尔街,覆盖面广泛的标准普尔500股指(Standard & Poor’s 500)在今年头5个月的多数时间里都在上涨,在5月21日达到了1669.16点的高点。但第二天,在伯南克首次暗示美联储政策即将改变时,股价开始下跌,到美联储最新的政策声明发布几天后的6月24日,标普500股指最终下挫5.7%,降至低点。从这时开始,随着美联储官员努力澄清其目标,该指数上涨了2.5%,其中在周四上扬了0.6%。


周四,三名官员强调,美联储对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越来越乐观。他们还重申,预期在今年晚些时候削减美联储每月买进债券的金额。不过美联储压低借贷成本的举措,只要有必要就会一直持续,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年继续。


他们表示,投资者需要轻轻地将利率重新置于低水平。


美联储委员杰罗姆·H·鲍威尔(Jerome H. Powell)表示,“从5月以来市场调整的幅度,超过了对政策路线进行任何理性评估所能解释的程度。”


达德利是美联储负责制定政策的委员会副主席,他的评价语气更为强烈。预期干预措施提前退场的投资者与美联储观点“十分不符”,他说,“提高短期利率很可能是很长时间以后的事儿。”

美联储正在寻求刺激经济的新方法

美联储正在自己一手创造的世界里挣扎。该央行正在寻求刺激经济的新方法,也在寻求管理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路径的预期。如果让投资者相信明天它会继续将利率保持在低位,美联储也就能降低今天的借贷成本。


本质上,美联储是在要求投资者,花大价钱赌美联储会言出必行。而并不意外的是,对于美联储可能改变计划的一切迹象,投资者正在变得越来越忧虑。


美联储刺激计划中的主要举措是一项明确提出的目标:只要失业率仍高于6.5%,就会将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。它还通过买进超过3万亿美元(约合18.4万亿元人民币)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担保证券,进一步压低长期利率。自去年12月开始,美联储开始以每月850亿美元的速度增持这些资产。这一过程被称为“量化宽松”(QE)。


5月,在伯南克暗示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,削减每月买进的资产金额后,利率开始上升。而在上周,他明确表示这正是美联储的计划,之后利率上涨速度更是加快了。


伯南克坚称,美联储并未改变它针对短期利率的计划。他说,美联储甚至也没有改变购买资产的计划,只是首次公布这些计划而已。他还强调,如果经济增长比预期的慢,时间表会作出调整。


然而,高盛(Goldman Sachs)首席经济学家简·哈丘斯(Jan Hatzius)写道,投资者“似乎相信,既然美联储官员对于经济前景已经足够满意,愿意提前宣布QE放缓,那么他们肯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,也会更乐于提前提高利率”。


投资者感到怀疑的部分原因在于,美联储在近几年曾反复高估经济复苏的步伐。如果再重复一次这个错误,可能就会再一次过早地停止刺激举措。此外,美联储强调,其衡量指标是失业率。然而由于许多失业人口已经停止了寻找工作,所以失业率已经大幅下降。这促使人们开始担忧,美联储可能会在经济仍然相对乏力的时候,达到既定目标,进而开始收回刺激举措。

上一篇: 美国白宫已备好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名单

下一篇: 现货金价创百年最大季跌 股市15年表现最佳

推荐展会